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2017臺北世大運,治療外國選手,還與戴資穎合照

今天治療了外國選手,又遇到強者學長 王凱平 ,也追星女單世界第一的 戴資穎,
最重要的是,我們為台灣留下金牌了!

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

多年頑固頭痛、腳麻抽筋、手無法上舉、腹瀉,同時改善

患者多年頭痛,試過許多治療方法與藥物,仍然經常痛到翻胃嘔吐,另有大腸癌化療後腳麻僵硬、抽筋,以及長期手臂無法舉高、腹瀉2個月等問題,經治療後同時改善。.


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

乳癌輔助中醫調理 提高治療舒適度與存活率

(此為示意圖,非患者本人)

台灣好新聞:http://www.taiwanhot.net/?p=533280

乳癌為女性頭號殺手,雖早期治癒率高,但手術及化療後的副作用,卻常讓病人覺得虛弱,甚至因此放棄治療。一名婦人在接受乳癌切除手術,接踵而來的失眠、倦怠及手臂腫脹等副作用,讓她一度想放棄,直到藉助中醫師,利用中藥、針灸調理後,現在不但恢復體力積極抗癌,連氣色、體力也都變好了。

這位四十多歲的黃女士,因無意中發現右側乳房有不明腫塊,到醫院診斷後確診為乳癌,在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後,右手臂開始覺得緊繃腫脹、無法上舉,之後更飽受失眠、倦怠所苦,直到友人介紹到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後續搭配中醫治療,右手臂腫脹不適已消除,可順利抬舉,失眠、倦怠也大幅改善,黃女士之後仍長期配合中醫藥物與針灸調理,並定期回診西醫,持續追蹤至今已3年,目前身體狀況良好穩定。

中醫部醫師陳昆豪醫師表示,乳癌患者經手術後可能造成手部循環不良、淋巴水腫、緊繃僵硬;而化療過程中,患者可能產生噁心嘔吐、食慾變差、白血球血小板降低、貧血、腹瀉或便秘等副作用;放療及化療後也可能有失眠、胃口差、口乾舌燥、疼痛等症狀,荷爾蒙療法後,也可能有潮熱、盜汗、疲倦、失眠、易怒、月經不調、陰道萎縮乾澀等不適。透過中醫共同調理,可緩解上述各種不適症狀,幫助患者順利完成各種療程,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

外國患者肩痛,手無法上舉,治療後手可舉高

今日門診有一位外國患者前來就診,主訴容易頭暈且肩膀平舉就會卡住無法抬高,之前已到各處治療一年多都無改善。

我先用針灸緩解他的頭暈,再用中醫傷科手法將他的肩胛骨與肋骨調順後,不久他的左手已能順利舉高,他對中醫療法感到既神奇又滿意,我也很開心能改善他長久的困擾~^^

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

椎間盤突出,腰痛腿麻,治療後緩解

今天治療兩位椎間盤突出而腰痛腿麻的病患:

第一位68歲男性,之前嚴重時下床都很困難,曾有西醫建議開刀,但他不願意,到處就醫仍無明顯改善,後來幫他用傷科手法整復搭配針灸治療,目前已經都無痠麻痛的症狀,可活動自如,這算比較簡單的病例。


第二位59歲男性,腰椎有多節神經明顯壓迫,是比第一位困難的病例,但他也不想開刀,今天幫他治療後腰腿痠痛改善,麻感也有減輕,希望下次能讓他改善更多。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想讓肌膚淨白無瑕 中醫養顏有一套

聯合報元氣網: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5/2838355

傷害皮膚最大的殺手「紫外線」,會讓膚色變深、長黑斑,也造成皮膚乾燥、老化。愛美是人的天性,如何才能維持白晳肌膚?

從中醫觀點來看,顏面、皮膚、頭髮等變化都反映身體內在狀況,皮膚白晳紅潤,代表體內臟腑功能正常與氣血充盛。中醫美白講究整體觀念,重視外治與內調,內外兼顧才能達到健康美顏的成效。以下是養顏美白注意事項:

1 保持良好生活作息與愉快情緒
充足睡眠是呵護肌膚的第一步,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更是睡美容覺的關鍵時刻,根據中醫理論,這段時間是肝膽經的循行,為人體解毒與修補體內組織的重要時機。熬夜與緊張壓力會影響內分泌,使皮膚新陳代謝變差,並加重黑斑及皮膚黯沉 。

2 飲食清淡 補充美白食品 少吃光敏感性食物
補充富含維他命C的蔬果,如檸檬、葡萄、奇異果、番茄、蘋果、芭樂等,天然美白食物,如薏仁、綠豆、牛乳、蜂蜜等,有助美白淡斑,同時攝取足夠水分,以幫助身體新陳代謝,使皮膚光澤亮白。避免吃油炸燒烤、辛辣刺激食物,並少吃感光食物,如芹菜、韭菜、九層塔、香菜等,以免皮膚容易曬黑。

3 確實防曬
陽光中的紫外線會使膚色變深、容易長斑,最好選擇同時防止UVA及UVB的廣效防曬產品,例如含有氧化鋅(ZnO)、二氧化鈦(TiO2)的防曬乳液,室內和陰天也要防曬,每四小時補擦一次防曬品。大太陽底下從事戶外活動,就必須選擇更高係數的防曬品,每兩小時補充一次。

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中央廣播電臺全球臺灣4 0 脈動台灣\研究新發現!中醫可降低高血壓失智率專訪

根據統計,全球平均每三秒鐘,就會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在台灣8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每5個人就有一名是失智者;而除了西醫外,中醫治療對失智症到底有沒有效?也引起外界許多討論。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的中醫部,在日前公布一份研究,證實「中醫治療」的確能夠預防高血壓病人發生失智症的可能,機率可降至六成五,所發表的成果,除了被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輔助與替代醫學」(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上,也是全球首篇關於中醫治療,能降低高血壓患者失智症風險的新研究。

今天節目邀請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昆豪,帶聽眾朋友了解他們的研究成果。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健康保險大家談1128集-失智狂潮襲捲全球

現代保險雜誌製作「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邀請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昆豪、臺安醫院腦脊髓神經內科主任林冠宏、國泰人壽理賠部協理李幼蓮,和觀眾朋友們談談,如何面對失智狂潮?

連結:健康保險大家談1128集-失智狂潮襲捲全球

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研究新發現 中醫治療可降低高血壓患者失智症風險

全球每三秒就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在臺灣8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除了西醫外,中醫治療對失智症到底有沒有效?根據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一項研究證實,中醫治療確實能有效預防高血壓病人發生失智症的可能,這項研究已獲國際知名醫學期刊「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輔助與替代醫學)刊登,同時也是國際上首篇中醫治療降低高血壓患者失智症風險的世代研究。
這項研究由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陳昆豪醫師等人,以台灣健保資料庫做回溯性世代分析,篩選了1998年至2007年間的14萬3千多名高血壓病人,追蹤15年後,發現除了西醫治療外,同時接受中醫治療的病人,有較低的失智症發生率,且研究顯示降低失智症的風險與更早期和更長時間的中醫治療有關,尤其接受中醫治療超過半年者表現更好,機率可降至65%,同時明顯降低失智症風險。

2017年1月4日 星期三

按摩進補避受寒 中醫6招抗嚴冬

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11318/2921087

作者:陳昆豪中醫師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萬物依循四季氣候變化的生活模式。隨著寒流一波波來襲,除了國人喜愛的養生進補,中醫認為,想要過一個健康的冬季,也應順從自然界收藏之勢,做好下列養生方法:

一、睡眠宜早睡晚起
冬季早晚寒氣重,作息應早睡晚起,晚上減少工作,早點上床休息,早晨最好等太陽升起再起床,避開早晚低溫的時段。老年人不要一醒來就下床,易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可先在床上按摩活動,等適應氣溫後再起來。

二、衣著柔軟保暖 隨氣候增減
冬季寒氣易使人體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慢性病發生或加重,應特別注意頭部、頸部、背部、雙腳和雙手的保暖。衣著以多層著裝為佳,便於隨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可選擇鬆軟輕便又保暖的衣物,內衣可用純棉質料,以減少靜電致皮膚搔癢。外出時可戴帽子,加個圍巾,避免頭頸部受寒引發感冒,甚至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三、適度運動,注意暖身、避免大汗
適度運動是冬季驅寒保溫、改善血液循環的好辦法。但運動應以微微出汗為度,要避免大出汗後毛孔疏鬆受寒。年長者也不宜在太冷的天氣外出運動。寒冷會使肌肉僵硬,關節靈活性變差,運動前一定要熱身,循序漸進,才能避免運動傷害。運動後要及時擦汗且穿上衣服,以免著涼。

四、調養情志精神
冬季要將自己的想法減少、藏伏,放下執著,讓心情怡然自得。冬季萬物蕭條沉寂,也易使人情緒低落,改善的最佳方法就是適度的運動與日曬,讓自己多出去走走,曬太陽,使體內陽氣充足,精神愉快。

五、冬令進補
冬季可配合食補調養身體,為來年的健康打基礎。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進補,例如感冒、糖尿病、痛風、肝腎疾病者,就不應盲目進補。進補也必須根據每個人的體質選擇藥材,傳統常見以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來溫補,但若是口乾舌燥、怕熱易汗、便祕、嘴破的熱性體質,就該改用平補或涼補,最好先諮詢中醫師,才能真正補出健康。

六、穴位按摩保健
除了運動、食補,補腎固護陽氣更是保養的關鍵,可搭配穴位保健,按摩腰背部的命門、腎俞穴,手部的合谷穴,以及用溫熱水泡腳,按摩足部的湧泉、太溪、足三里等穴,以溫暖全身陽氣,達到養生保健目的。